近日,欧盟近期通过了两项最新的法案。法案内容要求智能手机等设备必须使用能效标签,标签内容包括能效、防水防尘等级以及可修复性等。
说起这类标签,国内其实在其他家电产品领域十分常见。像空调、冰箱等设备,都会在一角贴上阶梯形式的能效标签,以供消费者在购买时做参考。此次欧盟要求智能手机提供相关能效标签,其目的也是为了提供手机各方面数值的透明度。
不过,这项决议还是引起了一些争议。相较于空调、冰箱这些耐用性较强的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这类数码产品的寿命肯定更短。强制要求其可维修性以及系统更新最低年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住产品的研发。
像手机这类数码产品本身技术的迭代速度快,每过两年可能就会有大幅度调整。即便5年前的手机已经能够流畅运行,但其本身的性能很难支撑起当下一些应用的体验。最简单的例子就是AI,其对于算力的庞大要求,让此前大部分的机型都难以体验到其相关功能。
在软件方面,这次的新规要求手机登产品在停售后的五年内都需要提供系统更新与安全补丁更新的服务。以当前普遍延长的产品寿命来看,这意味着厂商们需要花费更多资金在旧产品的维护上,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手机的迭代速度。
且不说苹果这边,安卓这边百花齐放,一年动不动数个产品线的更新,再加上操作系统方面的适应性改造,光是想起来都头疼。
欧盟的目的主要还是从环保以及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但其实理性的来说,这也是对手机市场的发展进行一些宏观上的调控。具体的影响如何,还需要等待法案具体执行后才能知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