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宋代五大民窑之一的哥窑,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属于青瓷系的哥窑器,以釉色取胜。宋代哥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哥窑或哥釉。


明宣德 仿哥釉碗

高10.6cm,口径20.7cm,足径7.6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光绪 哥釉瓷杯

高4cm,口径7.5cm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哥釉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哥窑瓷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


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状网纹,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 “ 金丝 ”“ 铁线 ” 。金丝铁线”使平静的釉面产生韵律美。


清乾隆仿哥釉海棠式双龙耳扁瓶《大清乾隆年制》款

香港苏富比2019年拍3,000,000HKD成交


乾隆爷对哥窑如此喜爱,定然竭力模仿。清代仿官器的烧制始于雍正六年,一直延续到清代晚期都有烧制,唐英《陶成纪事碑》称为:“仿铁骨哥釉”,其均模仿宋哥釉之特色,釉质柔润。



清 哥釉大瓷碗

高10口径24.5cm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清雍正时以宫廷收藏的哥窑瓷器作为样本进行仿制,使其在造型、釉色等方面与原器基本一致。到了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仿哥器既见仿古,又见创新,所烧器物除仿宋代器外,多为雍正乾隆时期的典型器型,大都书本朝款。


其造型十分丰富,除杯、洗、盘、碗外,尚有六方瓶、贯耳瓶、梅瓶、花觚、扁壶、琮式瓶、香炉等大器。



清乾隆 仿哥釉双耳扁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这些仿哥器主要有两类:一种为黑色胎骨,此种釉色主要仿制传世哥釉瓷,其具有“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的特征;另一种为白胎,用涂酱釉边的方法来代替“紫口铁足”。



清雍正 仿哥釉塑贴三羊瓶

高27cm,口径7.3cm,足径9.8cm

故宫博物院藏


“紫口”是指器口因釉面流淌,致使脱釉而露胎。“铁足”是指所使的一种酱色釉。“紫口”与“铁足”相映成趣,“金丝”与“铁线”布满器身,这便是哥窑独特的装饰风格。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