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昨日的大反弹,3月17日,港股、A股继续保持“好心情”,A股早盘高开高走,午后略有回落,沪指最后收涨1.4%报3215.04点,近两日上涨约5%;创业板指收涨2.87%报2710.73点,近两日涨幅超过8%。

  3月17日,又是一个“回血”的好日子。放眼望去,全球市场表现不错,中概股、港股、A股均强势反弹,A股两市呈现普涨行情,交易破万亿元,聪明资金也回来了,市场情绪企稳,但A股午后回落动作仍令人担忧。

  近几日A股注入强心剂,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强调稳定资本市场,今日中登结算表示自2022年4月起将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自18%调降至16%。那么,在此情况下,再结合中国企业业绩表现,以及乌俄冲突、美联储加息动作等外部环境,A股反弹行情能维持多久?投资者如何配置资产?

  中金公司(行情42.25 +1.54%,诊股)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师王汉锋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判断底部有较大不确定性,但类似前期大幅回调的阶段可能已经结束,目前市场估值水平已进入历史偏低或者价值区域,短期内“稳增长”主线可能依然有配置价值;中期从地缘风险、海外国家疫情、通胀大幅走高等情况来看,外部环境或将对A股市场并非十分有利,但对中国市场没有必要过度悲观,景气度较高的成长风格也值得逐步关注。

  创指两日“回血”超8%

  经历了昨日的大反弹,3月17日,港股、A股继续保持“好心情”,A股早盘高开高走,午后略有回落,沪指最后收涨1.4%报3215.04点,近两日上涨约5%;创业板指收涨2.87%报2710.73点,近两日涨幅超过8%。

  投资者情绪企稳,今日两市成交额增至1.28万亿元,前段时间“逃跑”的北上资金也回来了。

  个股板块呈现普涨行情,两市共计3690只个股收涨,涨停股114只;843只个股收跌,仅3只跌停。

  31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仅有公共事业微跌,其余飘红。房地产强势反弹力度超过4%,建筑材料、美容护理、医药生物、传媒等板块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年内家用电器、汽车等12个板块累计跌幅超过15%。

  利好不断!证券业迎“降准”!创指两日“回血”超8%!行情能维持多久?

  今日医药概念股大涨,新冠药物、CAR-T细胞疗法、肝素概念等板块涨幅超过5%,猪肉、鸡肉概念、农业种植、乡村振兴等农业股也表现不错,光刻胶、专精特新等科技股涨势喜人,白酒、调味品概念、在线旅游等消费股也“起来了”。

  利好不断!证券业迎“降准”!创指两日“回血”超8%!行情能维持多久?

  沪市一哥和深市一哥如何?宁组合和茅指数今日涨势相当,均接近3%。其中,宁德时代(行情518.90 +1.29%,诊股)收涨4.25%报524.5元/股,贵州茅台(行情1780.01 +3.55%,诊股)收涨2.7%报1720.15元/股。

  利好不断!证券业迎“降准”!创指两日“回血”超8%!行情能维持多久?

  利好不断!证券业迎“降准”!创指两日“回血”超8%!行情能维持多久?

  探究前期大跌缘由

  回想前段时间尤其是3月份以来A股的大跌,投资者难免“后怕”,“被套”后回血之路还要多长?2022年1月4日至3月15日沪指累计跌幅约16%,近两日反弹幅度约5%;而创业板指1月4日至3月15日累计跌幅接近25%,近两日反弹幅度超过8%。就北上资金动作来看,其“逃离”加剧了A股抛售情绪。仅3月2日至3月15日期间的10个交易日里,北上资金出逃678亿元。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一是由沪深港通连接的港股大跌,带动了A股下跌。因为大量A+H股都是大盘权重股,或是国有控股企业,沪深港通更是加大三地市场的联动与传导效应。

  二是近五年A股没有牛市,但有箱体约束。2400点的支撑与3700点的阻力,目前仍然有效,本轮疫情行情持续近两年,从疫情开始的2600点至去年年底的3700点,这一轮反弹行情基本结束。因此,在今年年初以3700点为起点开始回调,是大盘技术层面的要求。

  三是近五年A股虽无牛市,但以白酒、医药、生物为代表的结构性行情极其疯狂,都存在大量基金集中扎堆、抱团炒作的特点。由于这些天价股的暴炒已严重透支其业绩,而且股价严重泡沫化,不堪重负之下的板块泡沫破灭,做空动能开始释放,大盘调整就不可避免。

  对于中概股、港股、A股近期“齐刷刷”下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撰文表示,直接原因是俄乌战争爆发,导致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情绪上升,这意味着投资者会减持作为典型风险资产的新兴市场国家股票。

  张明同时也指出,三者同时下跌至少还有其他三方面原因:

  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在各个市场做空中国背景的股票,尤其在中概股市场与香港市场表现明显。在俄乌冲突爆发的大背景下,做空中国股票对部分华尔街投资者而言已经成为“政治正确”的选项。A股市场也面临着北上资金连续撤出的局面,尽管北上资金的总体规模有限,但一方面其重仓持有部分蓝筹龙头股,另一方面其大规模撤出也会影响其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因此也对A股市场造成了较大负面反应。

  二是投资者对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信心不足。两会期间中国政府提出5.5%的增长目标,这一目标位于国内外投资者对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上限。但迄今为止中国政府释放的宏观政策信号尚不能让投资者认为能够保证实现5.5%的增速。

  三是国内监管部门对部分行业的监管政策要么没有实质性放松,要么还在继续加码。

  张明建议中国政府采取措施来稳定股市,包括高层发声稳定股市情绪、全国社保理事会等入市稳盘、央行降准降息、对通过北上资金入市的国际投资者进行沟通等。

  政策利好注入强心剂

  中概股、港股、A股的持续大跌,高层强调要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给市场注入“强心剂”。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包括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解决房地产企业、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问题。会议强调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其中提出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

  对此,证监会表示将贯彻落实进行研究部署,措施包括将发挥市场内生稳定机制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加大对公募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在市场下跌背景下,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加入自购阵营。东方财富(行情26.09 +2.96%,诊股)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年内54家基金公司进行自购,合计自购次数91,累计自购金额超过16亿元。就3月份来看,西藏东财基金、中航基金、浙商证券(行情10.65 +1.33%,诊股)资管、华泰证券(行情15.03 +1.01%,诊股)资管、鑫元基金、上海光大证券(行情12.80 +2.73%,诊股)资管、英大基金、平安基金、安信基金等机构进行了自购。

  政策利好正在不断落实。3月17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降低市场资金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中国结算配合正在推进的货银对付(DVP)改革,自2022年4月起将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自18%调降至16%。同时,为支持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地区经济加快恢复发展,中国结算自2022年4月起减免两网及退市公司股份证券登记费、B股及债券非交易过户费、封闭式基金分红派息手续费等部分登记结算费用,并免收注册地在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上海市、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深圳市等地区的发行人2022年登记结算费用。

  短期底部仍存不确定性

  “你觉得A股反弹能维持多久,要不要抄底?”对于记者的提问,90后投资者陈铭(化名)直言,“我不敢瞎动,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面对A股的大反弹,投资者对“抄底”行为难免心动。综合美联储加息、乌俄冲突、中国经济发展等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A股何时见底,投资者又如何配置资产?

  王汉锋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短期判断底部有较大不确定性,但类似前期大幅回调的阶段可能已经结束。目前市场估值水平已进入历史偏低或者价值区域。”中期来看,从近期结合地缘风险所带来的供给冲击,以及海外国家疫情长期处于供需错配格局,通胀大幅走高等情况而言,海外中期出现“滞胀”情形的概率可能在加大,外部环境或将对A股市场并非十分有利。在全球供应风险中,中国市场可能会相对更有韧性,对于中国市场没有必要过度悲观。

  如何理解当前的市场环境因素?王汉锋认为,就政策层面来看,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释放对于资本市场呵护的积极信号,在平台经济治理、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也有所着墨,大幅缓解市场担忧。业绩而言,2021年上市公司年报的增长情况已经预期较为充分,而且总量层面可能面临下修的压力,建议需要更多关注一季报的进展。

  美联储在3月16日的议息会议上宣布加息25个基点,对全球资本市场有何影响?富达国际宏观及策略资产配置全球主管Salman Ahmed表示,“我们仍认为美联储在今年最终将加息3或4次,但伴随十分鹰派主张的紧缩政策将会影响经济增长。总而言之,我们对滞涨的担忧由于俄乌冲突而上升。但从3月的会议来看,尽管俄乌冲突带来了不确定性,而美联储的重点将集中在对抗通胀上,由于央行在本轮周期内仍将继续退出宽松政策,因此进一步为资产市场带来了不利因素。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我们仍对股票和信贷市场持谨慎态度。”

  就投资者配置来看,王汉锋表示,短期宏观层面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环境之下,“稳增长”主线可能依然有配置价值;中期来看,随着海外宏观层面“滞胀”风险、供应风险逐步缓解,增长预期逐渐企稳,景气度较高的成长风格也值得逐步关注,包括前期受成本涨价预期冲击较大的中下游制造业,也有望迎来修复的机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