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3月28日)浙商证券(行情10.65 +1.33%,诊股)70亿元可转债即将上会,如顺利过会,3月以来券商股权再融资方案落地(过会+获批+实施,下同)数量将有望达到4家,年内落地数量也将累计达到6家,整体736亿元的再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扩大255亿元,同比增长53%。

  进入3月,多家上市券商的股权再融资方案出现新动态。


  下周一(3月28日)浙商证券70亿元可转债即将上会,如顺利过会,3月以来券商股权再融资方案落地(过会+获批+实施,下同)数量将有望达到4家,年内落地数量也将累计达到6家,整体736亿元的再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扩大255亿元,同比增长53%。

  从募资方式来看,年内券商股权再融资“三板斧”(定增、配股、可转债)已全部亮相,而从募资投向上看,相较往年也是异彩纷呈。在重资本业务继续占据主规模外,投行业务、财富管理以及信息技术投入上也较往年出现大比例提升。

  业内分析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证券行业分层分化发展加剧,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的同时,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也在进一步提升,外资券商加快布局,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

  在传统轻资本的经纪业务占比相对持续下降,以及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下,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已经逐渐成为券商的主要盈利来源,资本实力也随之成为决定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年内券商再融资规模或超700亿】

  如若将3月28日即将上会的浙商证券计算在内,今年以来,上市券商股权再融资规模将达到736亿元,较去年同期提升53%。

  从募资方式来看,与去年“两家配股,两家增发,及一家发行可转债”的情况所不同的是,今年以配股方式进行募资的券商无论在数量还是资金规模上都占据最大比例。

  年内券商股权再融资“三板斧”或超700亿,重资本依旧被偏爱,投行也有很大提升

  截至发稿,今年共计3家券商选择以配股方式进行募资,计划总募资规模高达528亿元,仅规模头两位的中信证券(行情21.12 +1.05%,诊股)和东方证券(行情11.12 +1.28%,诊股)便分别占掉了280亿和168亿元的募资额度。

  同时,中信证券和东方证券既在3家配股融资的券商中“补血”规模占前二,在总募资类型中也居规模前二的位置,还是年内唯二的以A+H股并行募资的券商。

  可转债方面,如若将浙商证券统计在内,今年以来,中国银河(行情10.18 +2.31%,诊股)和浙商证券的再融资总规模将达到148亿元。其中,中国银河78亿元A股可转债于3月17日获证监会核准,并于3月23日休市后开启发行。

  此外,相比于去年,今年以来,仅国金证券(行情9.70 +1.04%,诊股)一家通过定增方式进行募资,拟募资规模为60亿元。

  【投资银行业务新晋“吸金”大户】

  与去年同期有所提升的是,今年已经有3家券商的再融资方案中提及了对投资银行业务的资金投入,合计募资资金高达73亿元。而在2021年同期,仅红塔证券(行情10.45 +0.67%,诊股)的再融资方案中明确提到要加大该板块投入,但拟投入资金也仅为5亿元。

  在今年已获证监会批准及已实施的方案中,财通证券(行情8.48 停牌,诊股)、东方证券以及中国银河均提到要进一步布局投行板块。其中,尤以东方证券的60亿元拟投资规模最大。

  据悉,此次东方证券获准以配股方式募资168亿元,两笔最大的投入方向均为60亿支出。而作为财富管理的龙头券商之一,东方证券的一笔60亿项目资金便是加大财富管理与证券金融业务板块的投入,而另一笔便是投资银行业务。

  往年,投资银行业务一直都被看作是轻资产业务,因而券商在投行业务上进行大额投入的情形实际上非常少见。不过,从今年的东方证券及各家提及投行业务的券商情况看,各家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券商投行保荐业务下的“跟投”制度。

  例如,东方证券便提到,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融资工具愈加丰富以及资本市场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在内的直接融资市场整体扩容。同时,科创板相关制度对保荐机构跟投做出了明确规定,市场化的发行承销机制也对公司参与投行业务的资金规模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外,财通证券也计划投入3亿资金进一步布局投行板块,并解释称,科创板相关制度对保荐机构跟投做出了明确规定,市场化的发行承销机制也对公司参与投行业务的资金规模提出更高的要求。

  自2019年3月我国科创板正式推出之后,科创板以及创业板在相继试点注册制发行的情况下继而引入了“保荐+跟投”制度。这也意味着,券商在进行投行保荐过程中,保荐机构必须通过下属另类投资子公司以自有资金参与科创板或创业板跟投。

  业内分析称,“保荐+跟投”制度的推出,不仅可以消除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之间的利益捆绑,推动中介机构谨慎定价和保荐,严把“看门人”职责,还可以倒逼券商提高自身的资金实力、研究能力、合规风控能力。此外,也有利于增强参与一级市场认购投资者的信心,实现新股股价由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平稳过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安排之下,虽有券商在今年的再融资方案并未明确提及投行业务,但却表示将加大对跟投子公司的投入,因而实际上也可看作是加大布局投行业务的一种表态。

  例如,国金证券就提到,公司旗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国金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金融产品投资、股权投资、实业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在我国科创板、创业板跟投制度推出、注册制改革全面实施的大环境下,国金创新的资本实力极大制约了公司投资业务乃至投行业务的发展。因此,加大对国金创新的投入同样势在必行。

  【重资本业务依然为各家“补血”重头】

  按照资本占用程度划分,券商轻资产业务主要包括经纪、投行和资管业务,重资本业务则主要指信用业务和自营业务。

  其中,信用业务也可称之为资本中介业务,即券商利用自身资产负债表通过产品设计满足客户投融资需求的一类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融资融券、股票质押、收益互换、股权衍生品、大宗商品衍生品、做市交易、跨境交易等业务。

  自营业务又可称之为投资与交易业务,指证券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并利用自有资金买卖证券从而获取利润的业务。主要包括固定收益类投资、权益类投资和场外市场做市等。

  一直以来,在历来的券商融资方案中重资本业务便是重头戏,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各家券商对重资本业务的投入也继续表现为层层加码,“偏爱”徒增无减。

  据资本邦统计,今年以来,券商再融资方案中(包括已获批、已实施及即将于明日上会的浙商证券在内)资本中介业务和自营业务分列项目拟投入资金规模前两位。

  年内券商股权再融资“三板斧”或超700亿,重资本依旧被偏爱,投行也有很大提升

  其中,财通证券、国金证券、中国银河、浙商证券及中信证券5家券商合计在信用业务板块的拟投资规模高达290亿元,在全部项目资金中占比39%;此外,上述前四家券商及东方证券还计划在自营业务合计投入163亿元,占比22%。

  据此前东亚前海证券的一份研报分析,截至2021三季度末,根据中证协数据,券商行业业务占比:自营投资(29.0%)>;经纪业务(27.3%)>;信用业务(13.2%)>;投资银行(12.6%)>;资产管理(7.0%)。

  年内券商股权再融资“三板斧”或超700亿,重资本依旧被偏爱,投行也有很大提升

  

  由此也可见,轻资产业务的在券商总收入当中的占比正在逐步下降,重资本业务收入占比逐步提升,这也成为券商近年来密集“补血”的一大原因。

  以此次凭借190亿信用业务规划资金刷新该领域券商历史纪录的中信证券为例,在拟募资用途介绍中,中信证券曾分析道,随着金融供给侧改革和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进程提速,客户在风险管理、全球资产配置、策略投资等方面的需求迅速增长,资本中介业务正成为券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重要载体。

  同时,又由于资本中介业务具有客户广泛、产品丰富、利差稳定、风险可控的特征,为此,资本中介业务已经成为中信证券近年来重点培育的业务方向,同时公司也已经在该领域建立起了较强的竞争壁垒,业务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由于资本中介业务是资本消耗型业务,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依赖于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供给,为此,中信证券拟通过此次配股募集资金增加对资本中介业务的投入,保障资本中介业务规模的合理增长。

  与此同时,在自营业务上,中国银河、东方证券、财通证券等券商均表示,近年来随着自营业务逐渐替代经纪业务成为券商第一大营收板块之后,券商自营已经成为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参与力量。当前,券商投资正在向去方向化、增加多元交易转变,整体投资策略更趋成熟稳定,市场竞争力也日趋增强。

  此外,随着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以及证券融资种类的增加、融资规模的提升,证券投资业务也将有着更多选择,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

  据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证券行业自营投资规模达到4.81万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场外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成为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成长和转型方向。

  【仍有近400亿再融资方案在路上】

  据资本邦统计发现,今年3月份,除多家券商再融资获批及落地外,实际上还有两家券商的再融资方案出现了新的进展。

  例如,长城证券(行情9.71 +2.00%,诊股)不超过84.64亿元定增方案已进入反馈环节,而国海证券(行情3.79 +1.34%,诊股)不超过85亿元的定增方案则获得了股东大会修改。

  此外,华创阳安(行情9.42 +1.07%,诊股)的80亿定增已于去年11月底获证监会批准,不出意外或将于今年实施;而兴业证券(行情7.81 +1.69%,诊股)的140亿配股也已经于去年三季度获股东大会批准。

  统计上述四家券商募资规模发现,年内仍在途的券商“弹药”将有望接近400亿元。

  年内券商股权再融资“三板斧”或超700亿,重资本依旧被偏爱,投行也有很大提升

  而在资金投向上,除投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以及信用和自营两大重资本业务外,今年还有不少券商也在不约而同的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合计60亿的投入规模较2021年同期扩大了50亿元,同比增长5倍整,数字化也已经成为整个证券行业的转型趋势之一。

  华创阳安表示,在证券行业传统业务竞争加剧,佣金水平持续降低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指导政策鼓励证券公司创新业务发展,证券公司正从过去依靠通道佣金的业务模式逐渐向以资本中介型业务为代表、与其他多元业务条线协同发展的综合型业务模式转型。

  长城证券也表示,“十四五”期间,在公司打造“数字券商、智慧投资、科创金融”过程中,需要较多资金投入以发展财富管理、自营投资、投资银行以及资产管理等业务,亦需要投入较多资金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开展国际化布局。

  而在近期东亚前海证券出具的一份研报也曾提到,券商2018年后资产质量逐步改善、传统券商线上转型加速以及融资融券利率和佣金率下降幅度有限等因素共同作用,以经纪业务、信用业务为主的重资产业务成为券商业绩的基本盘。

  此外,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等轻资产业务受政策、需求爆发等因素影响,有望成为券商未来业绩的主要发力点,带动整体ROE增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