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歌宣布将Android系统的开发流程全面转向内部私有模式。对于开源多年的Android圈子而言,这无疑是个爆炸性新闻。为什么谷歌会做此决定呢?
根据这次公布的信息来看,谷歌官方反复强调此次调整是将开发转向完全似有模式。之所以要做这些调整,是由于维护两个分支击打了其维护成本。
在此之前,谷歌拥有两个代码分支,分别为对外公开的AOSP分支和仅供合作伙伴访问的内部分支。这种双轨制虽然看上去可操作性极强,但实际却导致了十分严重的效率问题。例如当手机厂商基于AOSP开发新功能时,常因内部分支的底层改动引发BUG。而修复需等待谷歌合并代码,周期动不动就长达数周。
而在统一开发流程后,谷歌承诺仍会在新版本发布时向AOSP推送完整源码。作为交换,开发者将无法实时跟踪开发进度。
其实单从法律层面来看,谷歌的这次调整并不算真正的闭源。根据AOSP遵循Apache 2.0协议来看,厂商仍可自由使用和修改历史版本代码。真正发生巨大变化的,是开发权被集中到了谷歌手中。
根据协议来看,未来只有谷歌员工和签署GMS协议的厂商能参与核心开发。但不论如何,Android生态的话语权肯定是被谷歌彻底垄断了。
其实谷歌对于Android并行两个代码的策略早有不满,但屈服于利润的前提下,此前一直采取较为柔和的状态。而这次调整,其实也是在变相倒逼厂商加入谷歌的授权体系。
自Android8.0起,谷歌陆续将蓝牙协议栈、虚拟化框架等关键模块从AOSP剥离至GMS。从这些手段我们都不难看出,其实谷歌早就开始布局了。
对于三星、小米之类的大厂来说,其实这份协议没啥影响,他们本身就和谷歌签署了GMS协议。但对于那些小厂来说,恐怕以后会有不少麻烦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