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江苏金融汇”)
南京河西CBD金融城4号楼,电梯缓缓上升,停在了36层——永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丰银行(中国)”)的总部。
五年前,永丰银行(中国)落户南京,成为南京第一家台资银行。之后,永丰也是第一家跳过分行模式,直接以法人银行模式落地大陆的台资银行。
自南京起,永丰银行(中国)已经在江苏这块台商沃土耕耘了五年。
五年间,中国的两岸经济政策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及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相继签署,“31条措施”陆续出台……两岸的金融联系愈加紧密,永丰银行不但致力于服务两岸三地的客户,还希望将台湾银行业的经验运用到大陆这块更大的市场。
总部会议室里,永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黄宗贯,和我们谈了永丰银行在大陆设点五年来的感受与未来愿景。
“永丰银行在大陆的定位非常聚焦,就是专心服务两岸三地的客户,为这里的客户提供两岸三地的资产配置和流动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宁愿晚一点设立,但是一定要拿到法人银行的执照。”谈及永丰银行在大陆的开端,黄宗贯介绍。
早在2012年,永丰银行就开始筹备在大陆成立办事处事宜。此前,台资银行在大陆经营都是以分行形式,永丰银行原本也是打算这样进入大陆市场,不过在观察了大陆市场后改变了主意,决心直接以法人银行的形式落地大陆。
当时,大陆开放的外资银行法人牌照名额有限,同时期却有多家台资银行竞争这一名额。
处于长三角经济圈、拥有大量台商资源的南京吸引了永丰,加上与南京政府方面共同努力,经过两年的积极准备,永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于2014年1月2日在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并顺利获得法人银行资格。
据了解,法人银行的经营模式给外资银行带来的,包括可全面性开展当地居民人民币业务,其发展弹性也远大于一般分行。拿到了法人银行资格,才能够在未来开展更深入的业务,作更完整的营运网络布局。
“永丰银行(中国)是永丰金控在大陆发展的旗舰。”黄宗贯表示,“永丰是民营银行,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大陆是永丰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场。”
目前,除了在南京开设总部,永丰银行(中国)2016年在上海、2017年在广州也分别建立了分行,预计下半年,永丰银行(中国)成都分行也将开业。
永丰银行的多地区客户服务能力,相较目前在大陆的许多中资银行同业是具有优势的。
例如帮助市场分布在两岸三地的客户将金融业务连接在一块。黄宗贯举例道:“永丰的澳门点已经经营了20年,是最早在澳门经营的台资银行。永丰能第一时间掌握同时在这些地区有业务的客户状况,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多地区一揽子解决方案。”
还可帮大陆中小企业走出去
台资银行在大陆的业务基础是台资企业。
永丰银行进入大陆后,最初的业务目标也是帮助台资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但是随着对大陆市场的了解,黄宗贯认为,凭借永丰银行在两岸三地的布点,未来还可以为大陆中小企业提供熟练的国际业务帮助。
关于给台资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黄宗贯给出一组数据,目前所有在大陆的台资银行提供给在陆台商的经济支持,合计大概有500多亿人民币了。这为台商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尤其在去年的经济形势下。
永丰银行本身就是做中小企业业务起家,江苏又是台资企业的最大聚集地,两相碰撞,大陆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江苏,让永丰银行有了更多业务的可能。
但永丰银行似乎看的更远。
永丰银行的目标业务远不止为台资企业服务。
黄宗贯提到,过去四十年大陆经济发展经历了一轮高速奔跑,这两年一个趋势是考虑到成本、用工、环境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包括台资企业、大陆本土中小企业——最典型的是到东南亚设厂。
永丰银行在两岸三地有成熟的布点,过去几十年也帮助过很多台资企业在东南亚开展业务,具备较强的国际业务能力,可以为大陆中小企业提供完善的策略和服务,帮助他们成长。
两岸同文同种,在情感上、文化上和习惯上都较容易理解和亲近,比起其他外资银行提供的服务,台资银行更容易获得大陆中小企业的认同。
黄宗贯也说明,永丰银行(中国)目前规划提出当地居民人民币业务许可的申请,如果可以做当地居民人民币业务,永丰银行聚焦“两岸三地”的服务可能进一步延伸和细化。
要将台湾支持中小的经验运用到大陆业务中
访问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黄宗贯对于“台湾银行业对中小企业支持”经验的介绍。
黄宗贯称,台湾几十年前由政府出面设立了一个“中小企业信保基金”,通过这个基金,中小企业不需要担保就可以获得贷款额度,没有特别限制,申请也非常容易,这大大的刺激了台湾早年的创新。
黄宗贯认为目前大陆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很多,但融资难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永丰银行在台湾发展的这些年,拥有很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未来都会将这一业务优势和大陆市场嫁接。
在黄宗贯看来,永丰银行虽然在台湾发展有一定资历,但在大陆市场现在还处于“打地基”的阶段。
公开数据显示,南京现有3家台资银行,2014年进入南京市场的永丰是最年轻的一家。黄宗贯认为,在这个阶段基础工作一定要开展好。业务上,以服务台湾客户为主,做衍生业务,老客户为主。之后,慢慢转型过渡到以当地企业为主,逐步深耕大陆市场。
落户南京5年来,还有两点让黄宗贯格外关注。
一个是两岸不同的金融制度和相关监管规则。“因地制宜相当重要,一家银行要面对多个主管部门。”黄宗贯表示,“这些年大陆的金融政策不断出新,关注监管风向非常重要。”
另一点是外资银行在大陆的市场份额非常小。根据相关数据,外资银行在大陆的业务量占比1.2%都不到,其中台资占比才百分之零点几。对于外资银行来说,既是空间也是挑战,“永丰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一点点把业务铺开,把客户信任度建立起来。”
统筹丨肖时
记者丨孟培嘉 梁舒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