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畜牧人才网”)
前段时间,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一度跌至每斤10元。于是,在四川资阳、重庆、以及广大南方地区,陆续出现很多市民排队反季节灌装香肠的热闹场景。
据国家统计局7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6月份,猪肉价格一跌再跌,环比下降13.6%,同比降幅达36.5%。
猪肉价格的大幅跳水,对养猪企业自然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7月14日,温氏股份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梅锦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以目前7-8元/斤的出栏价来看,整个生猪行业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温氏股份也不例外。
01/
养猪行业进入困难时期
未来自信能重回行业的前列
非洲猪瘟对本轮猪周期的影响确实非常大,猪价先是在过去两年创下历史高位,最近一年又出现大幅下跌,从20元/斤的出栏价格,前段时间最低跌到6元/斤附近,现在又回到了7-8元左右。
目前整个养猪行业都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也可以说是寒冬期。
梅锦方称,温氏股份要利用这个寒冬期阶段重振旗鼓,再一次走回行业的前列,对此我们也有充分的信心。
信心归信心,理想总是得有的。
根据最新数据,目前,排名前六的猪企为:牧原、正邦、温氏、新希望、天邦、大北农,6家猪企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合计超3700万头。
其中牧原1744万头,正邦、温氏、新希望三家企业出猪共1615万头,不及牧原一家之量。
与去年上半年的数据相比,牧原、正邦、大北农均同比增长157%,新希望增长110%。仅温氏今年上半年出栏生猪469万头,同比下跌4%。
如此看来,温氏想重回行业前列的地位,怕是要付出更多。
02/
肉猪出栏目标约1200万头
预计明年成本可以降到8.5元以下
当猪价跌破成本线时,企业不再追求出栏目标,转而注重“降本增效”。
按照当初设定的规划,温氏今年肉猪出栏目标约为1200万头。温氏此前称,在行业低谷期,将更多聚焦于质量管理、降本增效,练好内功。
梅锦方称,目前温氏出栏的生猪主要来自于去年底和今年初购买的猪苗,而这部分高价采购的猪苗正在消化中。
“现阶段的猪苗主要都来自于自产猪苗,猪苗方面的成本将大幅下降。”梅锦方称,预计到明年,成本可以降到8.5元/斤以下。
饲料方面,梅锦方表示,从过往来看,今年饲料价格的上涨幅度还是很高的,大概是0.7元每斤左右的成本上升。
不过饲料整体对我们公司的影响比较有限,一方面我们有远期合同订单,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持续优化饲料配方,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饲料的成本,在这一块我们也还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
“从产能来看,温氏股份目前已具备4000多万头的产能基础。”梅锦方表示,温氏股份在行业中的基础还是非常扎实的,虽然在此次非瘟疫情中我们表现不佳,出栏量下降,但这只是暂时的,我们已找到了应对非瘟的有效办法,未来有信心在行业中恢复到我们应有的位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