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人工智能怎样影响人类的思考方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正在通过不同的模式与渠道影响人类的思考方式。你是否想过,将来有一天,你的购物习惯、娱乐方式、甚至是价值观都会受其影响。并且它的存在十分隐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什么是AI幻觉?它会为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所谓AI幻觉,指的是由AI所产出的内容与物理世界存在逻辑相违背的地方,是AI单纯根据训练内容推演出来的产物。这些内容往往相对怪诞,与常识相违背,类似人类的幻觉。目前,生成式AI所产出的内容,已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模拟的人类的创作,AI的创作痕迹正在逐步减弱。

LIama 4的实测翻车,Meta为何铤而走险

作为此前的“开源一哥”,Meta凭借在开源模型上的优异表现而一度股价飙升。但DeepSeek的横空出世,狠狠地打了唯算力论们一巴掌。为了重回宝座,Meta也是在这个月月初上线了LIama 4模型。

人工智能的前景是否被高看?

人工智能的火热程度在当下无需多言,越来越多的企业与行业开始涉足,期待人工智能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突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也有不少舆论发酵的因素,使得这项技术在当下的发展程度被高估。一些人认为,人工智能很难突破到我们想象中那般智能的程度。

人工智能为何在2023年迎来了研发热潮?

在过去的一年中,人工智能开始逐渐引领社会各层面的创新,深入推动不同的技术融合。这波变革,让不少人认识到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影响。那么,具体是来自哪些层面的变化,导致了这一轮的研发热情呢?新的就业机会:在见识到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生产力变革后,企业纷纷开始寻求在现有的管理架构中,引入人工智能的使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于人工智能研发以及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迎来一波增长。

现阶段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究竟如何?

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相信这是不少人在接触、使用AI后都会有的思考。一些语言机器人的出现,会让人们忽然有了人工智能的智商似乎已经与人类相仿的感觉,它们可以像人类一样学习、感知、理解。如果以“理解”为标准,那么在经过人类对不同数据的输入后,人工智能理应已经可以掌握这些内容,并理解其中的关系。不过,实际情况,可能与这般想法有些出入。

AI Pin被出售,一个价值16亿的“伪需求”

2025年2月28日,这个曾被《时代》杂志誉为“革命性发明”的AI Pin将正式断网。从2024年4月发售到沦为电子垃圾,这款售价699美元的AI硬件仅存活了不到10个月。在这背后所代表的,正是“伪需求”们的自我感动Humane创始团队带着“拯救低头族”的使命感,试图用无屏幕设备终结手机依赖。

人工智能是否能出现感知能力呢?

十年前的我们也许很难想到,人工智能的话题会频繁出现在我们谈论的话题之中。从各种智能助手的出现,到前一段时间爆火的ChatGPT,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人工智能的无处不在。那么你是否想过,人工智能能和人类一样拥有感知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