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成立18周年了,通过分析阿里巴巴的扩张之路,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奉行的是兼并与收购的扩张模式。下面一起看阿里巴巴的扩张历程。


  1999 年年初,马云和最初的创业团队筹集了50 万元,在杭州创建了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最初的创业团队除了马云之外,还有他曾经的同事、学生以及被他吸引来的各路精英。比如,阿里巴巴的首席财务官蔡崇信就辞去了一家投资公司的中国区副总裁的头衔和75 万美元的年薪,来马云的团队领几千元的年薪。

  当时,马云对大家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 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10 位。”阿里巴巴创建之初非常小,但是靠着过硬的实力逐渐有了一些名气。有了一定名气后,阿里巴巴的钱用完了。马云开始频繁接触投资人,但是宁缺毋滥,尽管资金短缺,马云依然拒绝了30 多个投资人。马云后来表示,他希望阿里巴巴的天使投资人不仅为阿里巴巴带来钱,还应当提供更多的资源,包括后续的风险投资和其他海外资源等。然后,马云通过阿里巴巴 CFO 蔡崇信的关系接触到了高盛等投资银行。以高盛为主的一批投资银行决定向阿里巴巴投资 500 万美元,这笔天使投资让阿里巴巴暂时渡过了难关。随后,更多的投资人注意到了马云和阿里巴巴。

  1999 年后半年,日本软银总裁孙正义表示将给阿里巴巴投资 3 000 万美元,占 30% 的股份。马云认为钱太多,最终只接受了 2 000 万美元。

  2000 年,资本市场进入了熊市寒冬,很多互联网公司陷入了困境甚至倒闭。但是,阿里巴巴却保全了自己,这与阿里巴巴拿到 2 500 万美元的天使资金有直接关系。

  到了 2001 年,许多互联网公司已经去美国上市融资了,而马云却宣布阿里巴巴短期内不会上市。马云表示,在阿里巴巴做得足够大之前,不打算上市。2003 年,阿里巴巴发展迅速。外界认为阿里巴巴上市时机来了,但是马云又一次放弃了。尽管马云希望阿里巴巴可以早一些上市,但是阿里巴巴创建时间为 4 年,员工平均年龄为 27 岁,公司的实力还不够强,所以马云认为阿里巴巴需要继续等待。

  马云说:“阿里巴巴盈利非常好。公司就像结婚一样,好不容易有了好日子,生个孩子又苦了。所以我们打算结婚后多过几天好日子。今天我觉得我们自己的内功还有待加强。我向往着上市,并没有不屑一顾。如果今年上市只能支撑 10 元的股价,而 3 年后可以达到 30 元,那就要等到 3 年后再上市。”

  2004 年的时候,阿里巴巴成为行业龙头老大,并获得软银第二次注入的8000 多万美元资金,人们以为阿里巴巴这次应当会上市。当时,e 龙、金融界、51job 先后在美国上市,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阿里巴巴上市问题的关注。但马云还是认为阿里巴巴上市最好的时机没有到来。他将完善阿里巴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马云说:“对眼下的阿里巴巴而言,做大做强比上市更迫切,与其迫于竞争压力和舆论压力被动上市,不如不上市。”同时,马云认为不上市也是有优势的,他说:“不上市你面对的是 5 个投资人,你上市就要面对 5000 个投资人。上市后不可避免地要应付每个季度的报表,它可能会让我们放弃更长远的策略。”

  2005 年,阿里巴巴将雅虎中国收购,同时获得雅虎10 亿美元注资。人们认为马云收购雅虎中国的目的就是为阿里巴巴上市做准备。然而,马云再一次否定了人们对阿里巴巴即将上市的猜测。阿里巴巴想要做一个100 年的大公司,而如今阿里巴巴才走过6 年,还比较年轻,如果贸然上市,可能会因为年轻而付出代价。此外,马云还考虑到阿里巴巴当前的业务不够大,算不上是一家大企业。

  2004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1 万亿美元,而阿里巴巴只占据了其中的100 万美元。在中国1 300 万家企业中,阿里巴巴的客户有700 万家。由此可知,阿里巴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危机和挑战也同时存在。2006 年10 月,阿里巴巴花费近600 万美元收购了口碑网。直到2007 年,

  阿里巴巴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都有了很大发展。为了获得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马云开始决定上市。对阿里巴巴来说,为企业建立产业链进行融资,上市是最好的选择。

  在香港上市对阿里巴巴来说,是第三次战略大融资,也是阿里巴巴第一次通过上市直接融资。阿里巴巴在香港的成功上市,拉开了阿里巴巴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的序幕,阿里巴巴开始进军世界互联网前三甲。对于阿里巴巴在香港的上市,马云说:“上市只是一个加油站,目的是为了走得更远。阿里巴巴上市的最大意义在于获得一个持续融资的机会,重建一个与投资人、利益相关者分享回报的利益机制。此次上市不仅为阿里巴巴加满了资本的"油",而且也为其带来了不少将才,这也有助于阿里巴巴加速国际化进程。”

  2007 年4 月,阿里巴巴在香港设立客户服务中心和消费中心,并宣布很快进入台湾。此外,阿里巴巴将欧洲总部设立在日内瓦,从过去以中国产品出口为主的电子商务模式转换为真正实现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这些举措,都是阿里巴巴在为融入世界顶级企业圈做准备。

  2009 年9 月,阿里巴巴花费5.4 亿元收购中国万网85% 服务。自此,阿里巴巴开始涉及域名、主机服务、网站建设与网络营销等服务。

  2010 年,阿里巴巴旗下百世物流收购汇通快运70%股份,低调投资物流业。

  2012 年6 月,阿里巴巴B2B 业务从香港退市。根据马云的安排,阿里巴巴集团将在未来谋求整体上市。

  2012 年 11 月,阿里巴巴收购丁丁网。

  2013 年 1 月,阿里巴巴收购虾米网。

  2013 年 4 月,阿里巴巴花费 5.86 亿美元收购新浪微博 18% 股份。

  2013 年 10 月,阿里巴巴花费 11.8 亿元收购天弘基金 51% 股份。

  2013 年 6 月,阿里巴巴联合天弘基金推出余额宝。

  2014 年 1 月,阿里巴巴花费 13 亿港元收购中信 21 世纪 54.33% 股份,涉及电子监管类信息服务。

  2014 年 2 月,阿里巴巴花费 14 亿美元全面收购高德。

阿里巴巴的兼并收购之路

  2014 年 9 月 19 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根据阿里巴巴的上市发行价格,阿里巴巴上市融资额达到 250 亿美元,其市值达到 1 680 亿美元。截至 2016 年 11 月,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经将近 2 540 亿美元,创始人马云身价超过 370 亿美元,晋升为亚洲新首富。

  通过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阿里巴巴对兼并与收购的模式运用可谓淋漓尽致。这么一条漫长的扩张之路,使如今的阿里巴巴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最大的电商企业。可以预见,阿里巴巴将在这条兼并收购扩张的路上继续前进。

  文章来源:和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