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落地5年后,5G在中国的现状

5G的在国内的广泛推广,已经有了5年时间。作为当下传输效率最高的移动通信技术,5G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小的改变。经过5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5G网络规模最大的地区,用户量也是全球第一。

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帮助人类改善气候条件

随着人类整体认知水平的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也在随之提高。而在这之中,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开始让人们愈发焦急于改变当下的行动,以延缓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下人工智能如何助力人类实现这一目标。

人工智能为我们在学习方式上带来了哪些变革?

作为工具,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改变我们对这个工具这一属性的认知。它能够通过模仿人类的方式,来执行我们所提出的命令。并且,通过一次次的执行命令,它能够强化自身的理解能力,令其输出的内容更加符合人们的认知。这种形式的工具,无疑是会对传统的学习方式产生影响。

谁能成为大模型浪潮的最大受益者?

随着2023年初GPT-3.5的发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迅猛,随之出现的,是各大科技公司在大模型领域的激烈竞争。大模型的强大能力不仅让科技界震惊,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应用前景的强烈关注。在这一波浪潮中,谁能成为大模型的最大受益者?大模型的普及与应用在过去的两年中,大模型的技术逐渐成熟,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从内容创作、营销推广到信息推荐,大模型的潜力被各行各业逐步发掘。尤其在营销领域,利用生成式AI技

限制人工智能也许不止有技术,还有能耗

前几日,有关ChatGPT每日耗电量超过50万千瓦时的新闻冲上热搜,让人们都一次见识到了这个“吞电巨兽”的真面目。根据《纽约时报》的预测,到2025年时,全球人工智能的耗电量占比将从2%提升到10%。在能源问题本就逐渐尖锐的当下,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本应当是摆在前列的议题。但在疯狂追求AI技术的当下,也许这一话题也将被暂时搁置。

智慧工地对于建筑行业意味着什么?

人都不喜欢被当成机器,也讨厌被机器追着跑。但相对于人来说,又些需要“精确度”的事,又不得不依靠机器来完成。这种矛盾普遍的存在于现代社会,就智慧工地来说,工地上的一线员工有不少反感这种看似繁杂的流程,认为其会让自己束手束脚,因此大多抱有抵触情绪。